評「香港 – 無所不在的廢棄物」
由Rodrigo Viñas與Ilana Boltvinik 二人組成的墨西哥藝術組合 TRES,自2009年成立以後,他們的創作主要以研究垃圾及廢物為主。早前他們成功申請了WMA「廢/棄」的委託計劃,以香港為據點進行廢棄物研究計劃,並以出版物及展覽「香港 – 無所不在的廢棄物(Ubiquitous Trash – Hong Kong Edition)」展示其研究成果。 在這個什麼事都能納入當代藝術的年代,任何東西都可以在藝術的框架中討論,垃圾及廢棄物為創作的主題,其實不算新鮮事,由思考垃圾的本質到將之視為物料的創作都應有盡有,如為人所熟知的Vik Muniz,便是利用垃圾製作出富裝飾性的作品,而本港不少的藝術工作者亦喜用廢棄物來創作,反觀TRES 的藝術實踐則有點不同,他們以一種社會科學的取態介入,透過研究地區中的各種垃圾,微觀社會中尋常但不被重視的社會現象。他們走到香港的垃圾灣及垃圾收集搜集不同類型的垃圾,將之進行分類,利用網絡搜尋(Google 圖片搜尋)垃圾中的歷史背景與脈絡,然後經過不同的加工處理,如拍攝大量的攝影、複印、繪畫,利用不同的角度,調整色調及加強對比,巨細每件垃圾中的細節肌理,並分析當中的成分加以標簽。研究過程透過跨學科的研究,混合不同媒介與方式展現及延展出來,因此,攝影在這種跨媒介的複合藝術實踐下,其美學經驗也超出了四條邊框影像的範疇。垃圾置於研究的範疇下,也似乎能必然地引申出全球化、地區經濟、資本、生產、生態、使用習慣等議題。在展覽及出版中,他們則展示了在研究期間所拍攝的照片、繪圖、地圖,以及一些較為「奇特」的垃圾如迴旋木馬、吹氣公仔等作複合的視覺呈現。 垃圾置於社會或香港的語境中,它雖不置於受到高度關注,但總有一定的報導。譬如最近電視台播映的《新聞透視》(2016年7月20日)便講述香港的電子垃圾,以一個宏觀及社會性的角度探索垃圾的來源、成因及影響,剖析這個社會問題。由此可見,這些議題無須經由藝術家的口中及他們的在社會的角色位置帶到公眾地表。然而,藝術家如何在美學經驗及認知中進行研究?如何將成果呈現出來?才是藝術評論最值得討論的問題,否則整個研究計劃就會跟其他科普研究無疑。如果我們嘗試理解TRES 的切入點,將垃圾視為一個研究對象,作為認知及知識形構的起點,我們可以察覺到它猶如洋蔥般擁有多層的知識架構,新聞節目中的切入點可以是其中一個認知的面向。 還看TRES的垃圾研究計劃,其美學價值正正建基於他們對垃圾符號化的過程中的微觀及轉化。從藝術家親自走到垃圾區中收集、大量的拍攝記錄、選擇垃圾的過程中,如挑選不同的火機、印有香港藝人謝霆鋒肖象的樽蓋、吹氣公仔等,要從大量的照片中選擇合用的放到出版或展覽中;那類型的垃圾值得觀察、巨細,將拍攝垃圾的精細照片,經過多翻複印描繪,直到所有細節都化為烏有;那類型的垃圾值得再深究當中的歷史、成分;那些垃圾可以偏向感性思考地,憑著其視覺元素呈現出其美觀的一面……以上種種處理及轉化的過程,涉及藝術家種種的價值判斷與考量工夫,亦側面呈現藝術家著地務實的實踐態度,也可以說成是另一種視角來觀察香港景觀。 他們這種研究與藝術實踐,還令人聯想到台灣藝術家葉偉立的「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同樣地,他們兩者有著相類的地方,都是將一些大眾視為沒有價值的物件,在當代藝術展覽的場所中錯置及呈現。兩者雖將垃圾置於欣賞的層面上,但其不同之處在於兩者如何對待「垃圾」之於當代藝術的位置,葉偉立將垃圾的位置轉化成畫廊中的主體——藝術品,而TRES 則把垃圾視為客體的研究對象,正正是這個藝術實踐中根本上的分別,TRES 的藝術計劃能否觸動大眾的「藝術神經」,還是值得我們討論。 (原文載art plus issue 58, 8-2016, P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