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要怎樣走:由Starprojects 到永續的生產與消費
最近,香港新興的藝術空間猶如雨後春筍,當中營運及實踐的方式各異,我們愈來愈難以「獨立」、「另類」等詞彙來對這些空間作蓋棺定論,也漸漸脫離中上環、港島南,甚至柴灣等以商業畫廊主導的「畫廊社區」。位於沙田的Starprojects(星計畫)便是其中一個,當你走到空間門口,地下正擺放著其中一位藝術家余淑培的作品《你的胸部真精緻,真中國》,觀眾需要踩過一個個圓型狀的膠製「乳房」而入,成為展覽「永續的生產與消費」的序曲。當藝術空間沒有相應的藝文社區聯繫下,路會否更難行?
關於Starprojects 今年才落戶沙田的藝術空間Starprojects,它由非牟利組織星藝術機構 (Star Art Foundation)策劃,機構不單搞展覽,更希望透過研究、出版、駐留計劃等在港帶動東方的當代藝術,當他們的定位有意發展出一些較深耕且有助研究的藝術項目時,還看本港相類的藝術組織如亞洲藝術文獻庫等也需多年累積才有成果,對於一間新設立的機構來說,有達到這個目標實在不易,需要花更大的力度及付出。
說到九龍或新界區以藝術展覽為主的藝文空間,他們都沒有較強的社區網絡聯繫,而是散點式遍佈於不同的地區如觀塘、深水埗當中。微觀這些空間如百呎公園、咩事藝術空間等,它們各有把持的立場與定位,實踐也不一定要全然連接社區,亦有特定的觀眾層,故此,選址上未必對藝術空間構成影響。然而,在缺乏藝文社區互利互生的情況下,除了一點人際網絡帶動外,空間的各種活動便佔著一個決定性的作用,這點對初起步的非牟利藝術機構尤其重要,一來展示出機構的定位與質素,也是藝文愛好者會否持續支持及留意這個空間的關鍵。擁八千平方呎的Starprojects也夠大,十足白盒子的裝潢表示它將會走典型展覽空間的路線。自今年九月舉辦首個開幕展「Glossy! Shiny! Fertility!(光滑!明亮!繽紛!)」後,不計之前在中環舉行的文獻展「北方藝術群體」,在十一月尾便已經開始第二個藝術展覽「Perpetual Production & Consumption(永續的生產與消費)」。延續了計劃一直以來的方針,以發掘年輕藝術家為主導的展覽策略。
永續的生產與消費,所指的是什麼? 在首個季度,空間即展開了開幕三段展覽系列,首展「Glossy! Shiny! Fertility!」回應藝術在資本社會下只有金玉其外的現象;「Perpetual Production & Consumption」則回應藝術下的急速消費。以首兩個展覽看來都帶有點後設的意味,機構除了帶動東方的當代藝術外(按:計畫提到他們會以亞洲的文化脈絡為中心邀請不同的年輕藝術家,而首兩個展覽則邀請香港及中國大陸兩地的藝術家),更看到策展主題都圍繞資本社會的語境而發,利用展覽及當代藝術作為社會議題或現象的深化批判論述。這種取向不禁令人聯想到香港中流砥柱的藝術空間Para Site近年的策展策略,當然這種理解還有點言之尚早,且看Starprojects 日後的發展才能進一步定論。
後設的策展理念,以藝術及展覽本身討論藝術及資本社會的現象,其難度很高,面對如此複雜命題,Curation 及 Curating (兩者中文同譯作「策展」)的功力相應要求高,不然只會眼高手低。作品既要是藝術,也是一種文本讓人有所對照,才能有效地指涉到策展所提出的命題;也需要更多元化的藝術實踐為命題發聲;作品以探究為本(research based)?還是著重美學形式表達?種種的藝術形式都影響著展覽深度與廣度的討論。然而,回看Starprojects的立場只著重發掘年輕藝術家時,似乎只會偏側於某個世代的聲音,實際阻礙了藝術作為文本的公共性及闡述整個現象或討論的全面性。
與上次首展相同,「永續的生產與消費」同樣邀請到六位藝術家參展,藝術家分別有余淑培、鄭婷婷、賴宛珊、鍾正、葉惠龍及葉甫納,作品形式的涉獵範圍亦廣,包括裝置、繪畫、攝影、錄像。這次展出的作品偏向視覺經驗的刺激多於概念的闡述,如鄭婷婷帶點表現主義風格的《道上滾球》、《近觀滾球》,賴宛珊《另一個綠色世界》的綠葉,兩人的作品具一定的美學刺激;余淑培的《你的胸部真精緻,真中國》,那些粗糙的膠「乳房」要你必定踩過而行;鍾正的錄像裝置,就算不談內容,不斷步行的視覺元素往往最能令觀眾跌進「視覺迷宮」裡,不由自主地沈迷觀看下去;葉甫納的《指甲美術館》是一種典型後設式具批判性與藝術創作,揶用「指甲」作為載體,融入藝術空間中不同的功能如展示、研究等;葉惠龍的《書櫃》則以印有自己全身肖像的易拉架重複重疊;賴宛珊的《穿過日子和光線》有點特定場所(Site-specific)的創作,將作品貼到藝術空間僅有的窗戶上,透過圖像將原有空間異質化,成就出一個虛幻的「宇宙」。從每組作品來看也有其可觀之處,也連接到商品、生產、表面化的脈絡中,但當中則欠缺一些以探究為本的創作。
而論及Curation 策展方面,策展人李凱珊喜用一些關鍵詞來聯繫整個展覽,繼上次以「光滑、明亮、繽紛」綜合出藝術市場的消費現象,這次則以永續的生產與消費為題。再看策展概論,首展提出大眾著重藝術的金玉其外,這次展覽則以資訊氾濫及資本社會下,每人都講求快速,藝術淪為生產。但在沒有足夠的背景資料鋪排支持下,這些現象來得有點偏面。展覽當中的永續,並不是我們慣常所指的Sustainable,而是指反覆不斷的Perpetual。各作品中重複的圖像、呈現重複生產的現象、對藝術空間功能上的反思等,都符合了Perpetual永續的意思,但論及策展理念中的核心理據──「瀏覽(browse)」及「滑(swipe)」──引申到藝術生產在實際空間與虛擬上轉換的問題、觀眾觀看模式及取向上的轉變、視覺泛濫下衍生快慢問題等,大部分的作品似乎並不全然地回應或深度地回應這些問題。
結語:往後的路要怎樣走 我們所看到的作品到底反映當下現象?是一種反思?還是僅僅存在於作品中的一點批判性?以藝術討論藝術的現象,在後設的策展方針下,我們還需多點註腳才能使觀眾抽身反思藝術的意義或是展覽中提及的現象,不然,展覽也只會延續了另一次「永續的生產與消費」。再由展覽帶回計畫及機構的討論上,香港要接觸到亞洲當代藝術的作品實際上不算難事,而一些具規模的藝術空間或基金如Osage、Para Site 等,也視亞洲當代藝術為其中一個主要的研究項目,當中它們的推動力還是值得肯定的,而星藝術希望在藝術實踐及研究中開出一條怎樣的路?計劃上也必須梳理清楚。
(原文載 art plus, jan 2015, p36-3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