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香港 – 無所不在的廢棄物」
由Rodrigo Viñas與Ilana Boltvinik 二人組成的墨西哥藝術組合 TRES,自2009年成立以後,他們的創作主要以研究垃圾及廢物為主。早前他們成功申請了WMA「廢/棄」的委託計劃,以香港為據點進行廢棄物研究計劃,並以出版物及展覽「香港 –...
評黃加頌「時間的輪廓」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孫松榮教授曾在〈可見之外:非歷史影像的未來〉一文中,開首第一句便提出「讓事件成為影像,抑或,讓影像生成為事件似乎成為近年來多個精彩展覽與作品的核心母題」,短短一句,扼要地道出了當今影像與藝術攝影中「影像/事件」的大趨勢,跨過攝影的分門別類,直接提及影像與事件...
評勞麗麗「安.伊莉亞森的凝視」
勞麗麗曾任過旅遊記者,也在錦田生活館半過著農耕的生活,然後近年重返中大修讀藝術碩士,多重多棲的身份與經驗,會使她有個怎樣的藝術實踐?她在「據點。句點」的最新個展「安.伊莉亞森的凝視」,將空間設定為一個介於家居與劇場之間的環境景觀,加上不同錄像組合而成的「漫慢電視」,結合成為...
策展的維度:以行政主導的策展方式為例
2014年底至15年初期間,展覽「因地制宜──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2014」於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舉辦,後來疑因藝術家李天倫其中一件作品《面塊的真相》最後無法展出,引來了政治審查的風波。藝術家指港大美術博物館總監 Florian...
評「像素之後像素之後 動漫美學雙年展」
動漫美學雙年展自2007年起已於上海、北京、台北等地舉行,動漫美學並非大眾所理解的「卡通片」一類的動畫,而是泛指數碼年代下的技巧及文化。雙年展的切入點亦非以媒體作分類,而是從概念著手,審視動漫美學對視覺文化的影響,因此,作品超出了動漫的範疇,包括不同互動、二維動畫及裝置。這...
評「心安是歸處」
1a space最近展出的「心安是歸處」,由羅文樂策展,參與藝術家分別有程展緯與楊秀卓。從這個組合來看,大概都會意會到這次展覽跟當下社會或政治語境連上關係,策展人以「心安」為起點「歸處」作結,讓兩位藝術家藉此創作。 策展人在展覽的導言中提及李嘉誠、桂民海同樣說過「心安是...
複構與意識:訪尹麗娟與蘇慶強
提到攝影藝術,或會有人想到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對於機械複製藝術的論述,他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提到,一些能大量生產的藝術跟傳統例如宗教畫不一樣,它們不再有本真性,靈光不在。然而,攝影藝術家蘇慶強卻認為攝影不僅是複製,它是複構的,而陶藝家尹麗娟(A...
評梁御東「空間介入」
二月期間在香港舉行的展覽,普遍的回響都不怎樣大,總是平平淡淡,可能是長假期的關係,也有可能大家也正為三月的藝博會工作忙著,然而,當畫廊沒有太大的舉動時,反見一些獨立策展的活動更為活潑,加上一些另類及非牟利藝術空間,他們反而帶來一點驚喜。正如梁御東在「咩事藝術空間」駐場的「空...
評Blindspot「人體-度.量.衡」
從現代到後現代,我們的身體在藝術的範疇中一直都是最廣泛的探索對象之一,不論是純粹以身體外觀作為觀察或一種美學經驗,還是延伸到精神及想像的架構中,身體及身體性都是重要的母題。Blindspot Gallery最近展出的聯展「人體-度.量.衡」,由Caroline Ha...
路要怎樣走:由Starprojects 到永續的生產與消費
最近,香港新興的藝術空間猶如雨後春筍,當中營運及實踐的方式各異,我們愈來愈難以「獨立」、「另類」等詞彙來對這些空間作蓋棺定論,也漸漸脫離中上環、港島南,甚至柴灣等以商業畫廊主導的「畫廊社區」。位於沙田的Starprojects(星計畫)便是其中一個,當你走到空間門口,地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