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那時那處」
最近香港湧現了不少的藝術空間與機構如Star Projects、咩事藝術空間等,似乎要為香港的藝術生境帶來一點點轉變與衝擊。當中位於荃灣的南豐六廠 The Mills,應是眾多「非官方」的藝文空間中最具規模的一個,絕對是其中一個令人注目的空間之一。The Mills的改建工程預計2018年竣工,這段期間實在需要不同的藝文活動來累積文化資本。除了請來國際的藝術家與單位如Chim ↑ Pom、Mariana Hahn等來作駐場或創作,增潤其國際的視野外,也更需要到邀請土生土長的本港藝術家作展覽來「植根香港」。並在中環開設Pop-up space--The Annex--舉辦首個開幕展,邀請到梁志和展出個展「那時那處」。
「那時那處」也可算是藝術家一次有系統的回顧展,展示兩組新作《弟兄》及《無題(玫瑰)》,加上其他舊作組成,創作年份由1996年到2015年。先不談作品,論資歷排輩及創作取向,邀請梁志和作開幕展也是個「聰明」的選擇,作為香港其中一個相當活躍及持續創作的藝術家,經歷九七回歸而又能以藝術探討殖民歷史,亦是Para Site 的創辦成員,加上參與過不少的國際展覽,不論是藝術生產或是實踐上,他對香港當代藝壇有一定影響力;而他的作品及創作風格中不乏具深層探索的歷史感與在地性的指涉對象,也很懂得在作品上平衡及處理個人與歷史間的各項元素。也可算得上是香港當代藝術中較為穩健的中流砥柱。
還說展覽空間對作品的整體影響,空間給予作品最大的詮釋及自由度,當中間格有序,作品如《我的深圳礦藏1973》、《無題(城西夢續)》等都有獨立的展示空間,而《無題(Love for Sale)》分隔成兩部分,觀眾不能同時看畢整件作品。作品可在這空間上作合理的展示,觀眾在實際的觀展經驗中,可親身感受藝術家所關注的歷史或個人議題,置於當下語境中抽離及與斷裂的情況。不同的作品間既不互相干擾而又看到藝術家的創作脈絡,這些空間編排與設置上可看到策展上的用心。再說梁志和這次展出的作品,其藝術形式主要結合攝影(圖像),並混合了不少現成物裝置及無形的物質元素如衣車、聲音、溫度等,相對當代藝術中概念先行的脈絡,作品既有傳統的攝影手藝,也不失當代藝術中複合實踐。
翻開展覽圖錄,各專家對梁氏的作品分析也夠充足,故此這裡不作詳述,只作整體概論。這次展出的作品少了前作如《語符》或《符讀》般以經驗為主或主題較為疏離的作品,而全都以視覺為主導,主題亦以香港的歷史為主。然而,以當下的語境再看梁志和的新舊作,或者已沒有當年《城市曲奇》中震撼的視覺經驗,而多了一份累積與沈澱。梁氏個絕對的內容提供者,作品中的藝術語言及視覺元素基本上跟內容是掛勾的,即是每一種元素都有它解讀的位置,如不同年份的硬幣按鍵、拿著照明燈往《域多利之顛》的內部窺探、作品在按鍵後的燈箱的光暗開關等,不論是視覺元素還是觀眾的動作,全都可閱可觀而不作虛發。因此,在每個元素都有其脈絡可依靠時,他的作品實際並不難以閱讀與觀看,作品中主要的視覺元素:具歷史意義指涉的器物、文字與圖像,加插了快與慢、溫度、光暗等元素,透過不同的互涉、組合、對照、借喻、差異等手法,穿插於歷史與個人中的公共與私密的層面中。《弟兄》與《無題 (玫瑰)》中出自新蒲崗的衣車由快改裝成慢速;影有玫瑰膠花的菲林被縫紉針重疊釘得快要斷開的照片。由衣車由快轉慢、由修補轉化成裁切,種種的視覺表述使作品的述事成分很高,內容也相當具體實在,層層的文本互涉與意像使這次展覽具備很強的文學性。再者,所掌握的藝術語言不算「越界」, 不會讓你混淆現實與藝術的界線或感到過份虛無。觀眾既可領會到當中富公共性的歷史,也能感受作者的個人經驗。
「那時那處」所展出的作品脈絡有序,作品的質素屬意料之內,但仍是本年其中一個可觀的展覽。再看The Mills 的首個開幕展,由事前的宣傳、公關、動員、展覽空間的彈性、所邀請的藝術家、對藝術的認同與價值觀,甚至步入展場一刻那種去除了白盒子的權威又帶點親民的氣氛。種種的部署似乎對普羅大眾來說也有其可取之處。
(原文載art plus, jan 2016, p.8)
Comments